close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你今天嗯嗯了嗎?便便完別急著沖,回頭望一眼,腸道保健康。營養師圖文解析教大家如何觀察便便,特別的形狀與顏色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了喔!而便秘、拉肚子、臭便便或老是放屁,也有對應秘招!

     

營養師蕭瑋霖在臉書粉專「營養初 Nutrue - 營養師杯蓋」發文指出,透過「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」,大便可以分為7種類型:type1.乾硬球狀(羊大便)、type2.表面凹凸(香腸狀)、type3.表面裂痕(香腸狀)、type4.表面光滑(香蕉狀)、type5.濕軟塊狀(雞塊狀)、type6.鬆散糊狀(地瓜泥)。type7.液體狀(水)。

 

從便秘到腹瀉,大便依形狀可分為7大類型。(圖取自臉書粉專營養師杯蓋)

 

正常的大便應該是type3、type4,前面類型屬便秘,可多喝水軟化糞便,吃蔬果助腸道蠕動,補充優酪乳、優格培養腸道好菌,同時避免低油飲食,讓油脂能潤滑腸道。

後面的類型屬腹瀉,應避免炸物、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症狀及刺激腸道,有乳糖不耐症的也別吃乳品,同時豆製品也應少吃以免脹氣,若是腹瀉嚴重則要儘快就醫。

 

糞便顏色經膽汁混合後大多呈現土黃色,如果出現紅、黑、白等顏色應就醫。(圖取自臉書粉專營養師杯蓋)

 

蕭瑋霖表示,大便經膽汁混合後大多呈現土黃色,褐色是正常,黃色是吸收不良大多是油性,綠色代表腸道發炎細菌感染,紅色或糞便潛血可能是痔瘡或息肉應就醫,黑色恐是上消化道出血應就醫,白色可能膽管阻塞應就醫,紫色不要懷疑是吃了火龍果啦!

如果一直放屁或者便便好臭該怎麼辦呢?蕭瑋霖說,老是放屁不要吃豆製品,因為其中寡糖容易造成脹氣,不要吃十字花科蔬菜,其中硫化物也容易導致脹氣,同時避免吃精緻甜食,因為容易造成腸道壞菌生長。至於便便好臭則建議不要吃高蛋白質、炸物、大蒜、及韭菜。如果很不舒服還是要去看醫生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j8holly25 的頭像
    mj8holly25

    M J - P o w e r

    mj8holl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